51-1葫蘆竹--張果老放紙白驢的竹鼓


 Where    Why    How    When    Who    What 


 Where 
  
 Why   

張果老的竹鼓—葫蘆竹製成
據說張果老(八仙之一)是唐代進士,他有兩件法寶,紙白驢和竹鼓,他常騎著神奇的紙白驢四處雲遊,不騎的時候就把牠變小,放進鼓(筒)裡,並倒騎白驢看往事。白驢生性活潑,不願入鼓(筒)中,兩隻耳朵還伸出在外,聽盡塵世的聲音。
張果老,據說非常長壽,歷經唐太宗、唐高宗、武則天召見,都不肯去。唐玄宗曾試著想要留他在宮中任職,張果老不為所動,他騎著白驢,擊了竹鼓,幻化成仙逍遙離去。而這個故事裡的『竹鼓』,聽說就是以葫蘆竹製成。
 How   

1.竹子一般喜歡生長在溫暖、通風而有相當溼度的地方,所以適合種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,栽種的地方要有充足的光照和疏鬆的土壤,水分也要供應無缺,這樣竹子才可以長得好。植株老化會開花,則表示竹子己經壽終正寢了,不久之後就會枯死。竹筍在我國供食用的歷史很久,在蔬菜中竹筍具有特殊的清香風味並富營養成分。

竹子在中國被喻為『四君子』之一(梅、蘭、竹、菊),也被視為祥瑞的象徵,如『竹報平安』、『歲寒三友』(松、竹、梅);與它相關的成語有『高風亮節』、『中空有節』、『虛懷若竹』、『節節高升』等。英語系國家稱竹為『Bamboo』,出自馬來西亞的Bambu,其意思是竹林裡起火時常聞『嗶剝』的聲音,因此叫做Bambu

竹,清雅挺秀,姿態優美,終年不凋,給人有幽雅的感受,顯示出高風亮節的情操。自古以來人們用竹裝點住宅、製作盆景、綠化環境。宋代詩人蘇東坡曾有詩云:『可使食無肉,不可居無竹』。

竹,給園林設計者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,同時,園林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,運用多種設計手法,使竹在人們面前展現出其前所未有的形、意、雅、趣,給人們帶來美不勝收的園林景觀和博大精深的意境;像台灣第一高樓—『台北101大樓』,它的外型就像方形的竹節,每八層樓為一結構單位,層層向上堆疊八次,以竹節狀向上開展的造型,象徵『節節高升』的意思,期許帶動台灣蓬勃發展。




2.宋朝大文豪蘇東坡曾道:『無肉令人瘦,無竹令人俗』,難怪中國的庭園總少不了竹子!而在眾多的竹子品種中,有一種竹子令人過目不忘,它的節幹較短且膨大得像葫蘆(用手摸一摸這種竹子的莖,一節一節的葫蘆形狀,摸起來粗細不一,和一般的竹子直直的莖相較,明顯不同),也與彌勒佛的肚子有點相似,因此它的名字就叫做『葫蘆竹』,也有著『佛肚竹』這可愛的外號。因為它的外觀可愛特殊,有許多人喜歡把它種在庭院、盆栽中,作觀賞用途。






3.葫蘆竹原產於中國華南地區,喜溫暖、高溫且日照充足環境,為常綠觀賞竹。株高25公尺,節幹膨大似葫蘆狀,曲線優雅而美觀,枝節上有短刺1~3枝。葉長橢圓狀針形或長橢圓狀卵形,先端漸尖而呈短尾狀,基部鈍或圓鈍;因為是單子葉植物,有明顯的平行脈,葉柄不明顯,葉子顏色青翠,葉子表面摸起來像紙,我們稱作『紙質』。籜葉革質先端截形,籜舌低矮,籜耳低闊生有長剛毛。花的排列為穗狀花序,花多且小;穎果,橢圓或長橢圓形,但花果都罕見。地下莖橫走,頂芽或側芽能萌發成筍,長成新株。葫蘆竹成株老化時會開花,開花之後通常會枯死。葫蘆竹,可以不用種子就可以繁殖後代,這種方法,我們稱為『無性繁殖』,可用分株或竹鞭(地下莖) 繁殖。

葫蘆竹,它的外觀十分可愛,所以常常作為雕刻藝術品;平埔族人所使用的煙斗是用葫蘆竹小莖節製作的。莖稈也可製器、家具、支柱、建材、造紙、工藝品等。但葫蘆竹主要的是欣賞其優雅清逸的竹姿,除可供家屋四周圍垣、綠籬及防風牆外,其葉青翠可愛,清新恬靜具有獨特的景緻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When   

 Who   

 What 
葫蘆竹的基本資料
 Link 
張果老的竹鼓──葫蘆竹製成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